龙口书屋 > 其他小说 >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 第224章 集团的拨款让我们感到了前所未
回到办公室的杨若谦一下窜到椅子上,神情恍惚。

“不对,这个采访团队十分不对!”杨总此时只觉得大敌当头,家一般的公司此时竟然处处有着危机。

为了八万八的红包,把这么一个可怕的存在引入公司内部,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段润和他的团队采访杨若谦的时候,他还可以控制自己实话实话,以应对那些杀机四伏的问题。

可公司里那些员工,可一个两个都是胡言乱语的高手,他们会怎么回答采访,用脚都能想得出来!

主要是一开始杨若谦觉得采访而已,问个问题闹不出幺蛾子。

可谁知道,段润当场给他表演了一段指鹿为马,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甚至一言不发,他都可以按他自己的想法洋洋洒洒写一大堆新闻稿!

公司里本来就有一大群害群之马,再加上段润这个外敌,里应外合,杨若谦有很大概率要遭重。

杨若谦紧急给公司里目前最值得信任的人发了条微信:“常女侠,江湖救急!”

常芷晴很快就回复道:“怎么了?采访出什么问题了吗?”

杨若谦此时没时间多解释,只能道:“你帮我打听一下,采访团队都打算采访哪些人,打算问什么问题。”

聊天框那边顿时便没了消息。

几分钟之后,常芷晴才发来一段语音。

“他们现在在采访保安大爷,问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就像公司待遇,工作环境之类的,没啥大事。”

“不过我问了他们之后的采访计划,他们应该是要分为几个不同的领域去采访,包括我们公司的高管、基层员工、主播还有艺人。很可惜,我不在采访名单列表里面。”

听完常芷晴的话,杨若谦止不住的松了口气。

还好段润大意了,没有乘胜追击,先采访的是破坏性不大的保安大爷。

要是换个人,杨若谦未必还能有制定防守计划的空间。

杨若谦又问道:“具体人员名单呢?能知道吗?”

常芷晴这次直接发了文字配一张图过来:“高管中他们打算采访邵一奇和翁子琴,主播打算采访冠军选手阮敏儿,艺人打算采访商浅予……基层员工,就是随机采访了,没有名单。”

听完这一串名字,杨若谦眼前一黑。

该死的段润,你是真能选人啊!

选的全都是这些最难对付的刺头级人物!

你让邵一奇接受采访,到时候怕是直接出采访事故了。

而且最恐怖的是,这些人要么是杨若谦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要么是被杨若谦从沟里捞出来最后成功的人。

这些人在采访的时候会如何口吐狂言,想都想象的到。

最后出来的类记录片会是怎么样?

“不行,不能让这个采访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必须进行干扰。”

杨若谦深吸一口气,给常芷晴发了最后一条消息:“传我旨意,让采访列表上的所有人都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有重要会议,刻不容缓!”

常芷晴不大会干扰杨若谦的决策,只是好奇的问了一句:“那采访那边的事情怎么办?”

“简单,让他们去采访楼下的火花唱片公司。”杨若谦轻描淡写的说道。

这就是杨总想出来的对策。

现在集团总部这边员工们的脑补已经过于熟练,所有人对自己的各种离谱操作都不会有任何异议,属于是冥顽不灵的守旧派。

但是火花唱片公司才刚刚被并购成为集团的子公司,里面的员工对杨若谦这个人,对岿光集团这个烂摊子基本就处于一个听说过的状态。

采访他们,能更加公正客观,而不是像集团总部员工一样只会一个劲尬吹。

想了想,杨若谦又补充道:“对了,告诉他们火花唱片公司那有一个叫付应祥的基层员工,让段润重点采访。”

之前杨若谦为了制裁一下这个火花唱片公司的老领导,顺便挑起火花公司内部的斗争,直接来了个极其抽象的人事调动。

把被欺压的最基层员工和最大领导身份对调,管理者变成了被管的人。

现在来采访一下被一撸到底的付应祥,他嘴里还能有杨若谦的好话?

还有火花唱片公司的其他员工,他们的怨言应该也很大——一个什么也不懂的集团老板,不顾公司现状,钦点一把手,把公司搞的矛盾重重。

这些人嘴里能有杨若谦的好话?

甚至就连火花唱片公司的一把手黄维,他虽然是在杨若谦的提拔下成功翻身,但集团这么久都没给他布置过任务,一次具体事务的过问都没有。

全然一副不管不顾,爱死不死的态度。

被如此冷落,心中应该也颇有微词吧?

就算看在杨若谦的面子上还是会说公司的好坏,但也最多是那种很官方的客套话,不至于像集团总部那些小可爱一样胡说八道吧?

为了火花唱片公司不在残暴集团的恐怖压力下妥协而被迫说好话,杨若谦又特意叮嘱了一句:“任何人都不得干预采访内容,顺便再给火花唱片集团传递消息,让他们务必实话实说,把心里话讲出来。”

“集团不需要只会阿谀奉承的员工,谁要是能客观公正的指出集团问题,升职奖金什么的统统都好说!”

拼了!

杨若谦他拼命了!

他觉得自己的暗示已经十分明显——你们平时一定积攒了许多对集团不满意的地方吧?

统统发泄出来,统统说出来,对着镜头大声抒发自己的情感,谁骂的最狠,谁就能拿到丰厚的奖励。

或许用钱开路的行为有些令人不齿,但只要能达成目的,那就是好办法。

常芷晴发来消息:“还有什么指示吗boss大人?”

总是被各种花式背刺的杨若谦这次没有立刻回答,他思索了足足半分钟,确认这个计划真的十分完美之后,才给常芷晴发去了消息。

“没有了。”

打完这行字之后,杨若谦把手机放在了桌上。

嗯……虽然计划看着没有纰漏,但是为什么自己心里总是有些发虚呢?

应该是最近没休息好的原因。

……

集团电梯门口,段润正在一边简单的修改对杨若谦采访的速记,负责采访保安大爷朱企丰的是他手下的主编夏清。

“……好的大爷,您可以再说说公司的福利待遇吗?您一天站岗那么久,身子会不会有不舒服的地方?”

保安大爷朱企丰:“首先我站岗时间并不久。其次我身体很健康,不会不舒服。最后,我不是大爷啊!!!”

“大爷您老当益壮!”夏清顿时露出一个“冒犯了”的表情,“不过,岿光集团真是一个温暖人心的地方,不是吗?”

朱企丰沉默了一下,幽幽的说道:“是啊,像我这种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走到外面别人怕一阵风刮倒了,到别人公司应聘怕我哪天死他们那了。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我能找到这么一份工作实在是太感动了。”

一个人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摆烂。

在被无数次拷打,无数声“大爷”的洗礼之后,朱企丰终于在今天痛下决心,接受了自己这个人设。

不就是20多岁的七旬大爷吗!

有什么不能当的?

摆烂念头起,顿觉天地宽。

夏清听到这个回答,当即感动了:“杨总果然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眼里不该只有赚钱,还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更何况,朱企丰的入职时间是岿光集团初创的时候!

那时候整个公司都处于一个前途未卜的状态,现金流一定很紧张——可纵然如此,杨若谦还是从自己紧张的财政中挤出这份钱,给老家人安排了这么一份工作!

只有思想高度从始至终都保持这么高的人,才能把岿光集团做那么大!

“朱大爷,请问……”

“感谢您的回答,请问……”

几个问题下来,两个岁数相差了足足四五十岁的人竟然能如同辈人一样相谈甚欢。

对于很多很新颖的词汇,朱企丰大爷竟然也能无障碍的理解,甚至对答如流。

整个采访过程突出一个舒服。

一个保安大爷,竟然都能如此有特色……这就是岿光集团!

这次采访,真的来的太值得了。

“好的,朱大爷,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儿孙满堂,寿比南山!”夏清浑身的血都是热的。

她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写一份爆炸性的新闻稿了。

夏清站起身,和朱企丰握了握手。

朱企丰也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同样用力的握了握手:“客气了客气了,我其实一点都不忙!”

第二个采访,圆满结束了。

采访团队也跟着一起开始挪动设备,准备更加深入岿光集团,采访采访他们的高管。

“名单上的第一个人,是宣发部门的一把手邵一奇。”段润看着手机上的信息,轻轻点了下头,“这位高管是岿光集团的元老之一,而且功勋卓著,为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听说在加入杨总麾下之前,他就以一己之力,帮助公司第二个主播黄如石成功出圈。”

“深得杨总的信任,也是他的绝对心腹。”

要是杨若谦此时在现场,一定会对这句话表示抗议。

绝对心腹没问题,但还要在后面加上“大患”两个字。

<div class="contentadv"> 现在杨若谦就希望哪天邵一奇他爸神兵天降,出现在岿光集团,把他这个不省心的儿子给拎回去。

如果能采访这个人,一定能够对岿光集团有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

可就在采访团队打算全体往邵一奇的办公室移动的时候,正在接电话的前台小姐姐忽然放下手中的电话,朝采访团队走了过来。

采访团队的几人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做为记者,他们的鼻子一向灵敏。

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妙的预感。

果然,前台小姐姐刚走过来,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几位贵客,不好意思的通知各位,因为公司突发急事,几位领导都被紧急叫到了杨总办公室去开会,可能无法如约接受你们的采访了。”

段润顿时一阵失望。

这个采访名单是他精心拟定过的。

可现在居然都临时有事,无法接受采访?

但是他并没有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刚刚杨若谦匆忙离去的背影,足以说明岿光集团是真的有突发急事。

一家一年内就把产业扩张的如此之大的公司,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意外才是正常状况。

一单生意或许就是几百上千万的流水,相比于采访,肯定还是公司本身的业务更重要……

可惜了啊!

段润有些唏嘘,正当他打算重新拟定一份采访名单的时候,又听见前台小姐姐笑着说道:“不过杨总那边给您安排了新的采访行程,您可以看一眼。”

新的采访计划?!

原本还有点失望段润瞬间大喜过望——基于对杨若谦人格的绝对信任,段润100%相信这个新的采访行程一定不会比自己拟定的更差。

杨若谦是什么人?

是一个有着远大精神追求的实干家,是不以个人好恶决定干涉公司决策的理性人,是冒着巨大风险也要把老大爷招进公司的善者。

这样的人,宁可让自己吃亏,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吃亏。

“实在太麻烦杨总了,在百忙之中竟然还抽出时间关心我们这些小小的事情。”段润感激万分,接过了前台妹子手上的A4纸。

新的采访安排……

采访位于23楼的火花唱片公司,这家公司是岿光集团的子公司……

这份资料上面详细的介绍了火花唱片公司的前世今生,从月府被打包卖掉,到风雨飘摇,再到被岿光集团收入麾下……

包括其中的各种人员变动。

看得段润是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

杨总真是个实在人啊!

竟然真的给了自己安排了个如此巨大的惊喜。

一家处于顶峰的公司,被老东家残忍抛弃,生意一落千丈,在濒临崩溃的时候,岿光集团和杨总如天神下凡般降临,身披金光,将众人拯救于水火之中。

现在这样一家起死回生的公司,对集团,对杨总本人是个什么看法?

其中能采访的内容,戏剧性,其他人的期待感,都不是采访集团总部员工所能够比拟的!

要不是杨若谦递来的这份资料,自己竟然差点就错过如此完美的采访素材了。

杨总真是实在人……

“好的,十分感谢,请帮我转达一下我对杨总的谢意!”段润用力点点头。

然后带着自己的手下,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乘坐电梯来到了盛景豪园23楼。

……

为了将铺张浪费,无效开销进行到底,在火花唱片公司的中央也有一个极大极豪华的会客厅。

而直到昨天,刚看到从沼泽中挣脱出来的希望的火花公司也没能用上一次会客厅。

黄维把电脑上正在播放的《祖国好歌声》暂停,有些忐忑的来到了会客厅。

打工那么多年从来都是底层员工的黄维只在电视的采访节目上看到过这么多长枪短炮。

几个衣冠楚楚,看上去就十分专业的记者往那一站,压迫感便汹汹而来。

本以为自己就是个配角,随便采访两个问题,说两句废话就能结束,可看对方这架势,好像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不是说好采访团队是为了岿光集团,为了杨若谦本人而来的吗?怎么现在看起来反而自己才是被采访的主力?

拜托,火花唱片公司就是一家快要入土的公司而已,作为集团最大的拖油瓶,黄维自己都不好意思接受什么采访。

一众盈利项目里最亮眼的那个亏损项目,还接受什么采访呢?

实在太丢人了。

说出去杨总脸上都无光啊。

硬是要采访,随便说点客套话,官话应付一下也不是不行。

可刚刚自己从集团领导那边收到了一条消息……消息里命令火花唱片公司上下所有人都不得在采访中敷衍了事。

有什么不满的,一定要大声的提;对集团有什么意见,一定要大胆的说;如果对杨若谦本人有什么看法,更是不能吝啬口水,只管畅所欲言。

没有反话,没有套路……全是字面意思。

原本只是觉得丢丢面子的黄维,这下压力直接被拉满了。

在如此高规格的采访中,当面对拯救了自己的集团表示不满?!

直接对老板指指点点?!

自己这帮人还吃着老板的饭,连饭碗都没放下就要砸锅?

光是良心这关就过不去啊。

更不要说集团对他们恩深似海,不仅拯救了所有人的梦想,让支离破碎的队伍重新组建起来……

对于杨若谦各种超脱凡人的决策,火花公司的员工们是有所耳闻的,猜测或许杨总是在内部纠错,自我反省。

在鲜花和赞誉中走过了整整一年,却还是能够保持清醒,不骄不躁,勇于直面批评,愿意聆听基层员工的倾诉……杨总的格局,不得不说是十分之大的。

可问题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大家是真的很满意,真的没啥可倾诉的啊!

杨总对自己要求太高……他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希望别人不要看在他的面子隐瞒,要如实说出来。

却不知道,在大家心中,他已经完美的不像个人了。

可是,这是集团要求的任务,要是没能顺利完成,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把公司好不容易支棱起来的摊子又掀了怎么办?

不能不抱怨,又不能真的抱怨……这可太难了。

然而段润却没有给黄维更多的思考时间,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对黄维笑道:“黄总监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黄维硬着头皮笑道:“没事没事,您说。”

“黄总监客气了。”段润看了眼手上的稿子,继续保持着微笑,“那我不多废话,开门见山。”

“我们都知道您和火花唱片公司是最近才被集团收购的。能说一下在加入集团麾下之后,公司内部有什么改变吗?”

改变……

改变就是除了公司名字还和之前一样之外,别的基本什么都变的面目全非了!

黄维绞尽脑汁想着答案:“嗯……首先是办公环境的变化吧,你们应该也能拍摄到。我们的办公环境更宽敞更干净了,各种设备也很到位,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说完之后,黄维谨记着上头安排的任务,不敢只吹不贬。

“但是……”

段润脸上露出了震惊,直接抬起头来,重复道:“但是?!”

这还能有但是?

黄维紧张的吞了口唾沫,说道:“嗯,但是,我觉得集团还是有几点考虑欠妥的地方。”

“首先,我们唱片业务在整个集团中处于垫底的地位,但仍然享受着和其他项目员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大家都很惶恐。这种情况我们向集团领导反映过很多次,每次都是石沉大海。”

“其次,集团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财务需求,并且会布置超出我们能力范畴的任务。比如每次申请拨款的时候,集团都会多打很多钱过来,同时会附加必须把这些钱都用光的考核任务,很多时候这些任务都让我们感到苦恼,因为实在太难完成了。”

“最后,集团给我们的任务是层层叠加的,非常不人性化。为了不再拿到那么多拨款,公司有意逐月降低了资金需求,但有一次集团领导却下达了新的命令,以后每月钱款需求只许比上个月多,不许比上个月少。”

“导致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在被收购前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应该也算改变的一种吧?”

段润进行着速记,眼睛里面已经露出了钦佩。

看看,这就是岿光集团的凝聚力。

上面是集团,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眼光,哪怕是垫底的业务,也不遗余力的全力支持,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败就将其抛弃。

下面是被收购的公司,对自己的定位十分准确,拒绝任何多余的拨款,绝不多拿一分不属于自己的钱……

这是多么健康的关系啊!

段润记录完之后,怀着最崇高的敬意问道:“那请问,您对杨总本人,又有什么看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