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书屋 > 其他小说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一百四十章 会盟孙策
  三万吴军出现在孟津,与三万夏军对峙,双方主将在孟津外面的亭子相见,煮酒论英雄。

  张华见到了传说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孙策面如冠玉,英气杰济,身后还有数员大将,提三尺剑,虎视眈眈。

  张华这边,黄忠、许褚、花木兰等武将,也在戒备,担心孙策突然发难,挟持张华。

  孙策不是什么善茬,官渡之战,孙策还在想着奇袭许昌,爆老曹的后庭,差点改写历史。

  因此,不排除孙策会挟持张华的可能。

  “兄长,能看到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孙尚香看到记忆中的兄长孙策,喜出望外。

  孙尚香穿越过来时,孙策已经遇刺,而此时又见到孙策,自然雀跃。

  “你比我想象中,长高了不少。”

  长兄如父,孙策见到长大后的孙尚香,也很是欣慰。

  孙策身后诸将见到孙尚香,交头接耳,唏嘘不已。

  “不知诸位的姓名?”

  张华见孙策身后众人虎背熊腰,骁勇过人,想要将他们与江东众人一一对应起来。

  “在下太史慈,字子义。”

  “在下董袭,字元代。”

  “在下朱治,字君理。”

  “在下吕范,字子衡。”

  “在下诸葛恪,字元逊。”

  “在下庞涓。”

  这些武将说明身份,让张华暗暗吃惊。

  其中最意想不到的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竟然提前投靠了孙策。

  诸葛恪官至吴国大将军,权倾朝野,在三国后期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后期的诸葛恪,此时有机会与前辈同台竞技,成为孙策势力的军师之一。

  孙策四处扩张,还因此招揽了其他朝代的武将,其中就有战国时期魏国武将庞涓。

  庞涓与孙膑是同门师兄弟,而且庞涓还有天下闻名的魏武卒。

  太史慈、董袭、朱治、吕范这些吴国名将,各有能力。

  孙策的势力,不容小觑。

  “今日结盟,我取黄河以北,你取黄河以南。在此之前,不相为敌,互结友好。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孙策没有忘记孟津会盟的主要目的,那就是与张华结盟,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减少彼此需要防备对方的兵力,腾出手来对付其他敌人。

  张华令人备下结盟需要的祭礼,与孙策正式结下盟约,然后在此地设宴款待到来的孙策等人。

  孙策也不怕张华动手。

  孙策、太史慈二人,可以力敌许褚、黄忠,不至于被快速拿下。

  何况,孙策身后还有三万吴军。

  刀剑无眼,如果大军混战,说不定张华也会有危险,孙策料定他们不敢乱来。

  两人缔结盟约,张华顺便向孙策打探黄河以北的形势。

  “在河北、太原二地,有极其强盛的势力,我也没有把握胜之。”

  孙策与张华谈论天下英雄,提及河北、太原的枭雄,如临大敌。

  能让孙策都感到棘手的敌人,可见其凶悍。

  而且这些强敌,在黄河以北,还不只是一两个,而是一大群,各个如狼似虎。

  因此孙策也想要与张华结盟,避免张华派兵渡过黄河,攻打孙策的领地。

  张华、孙策的忧虑一致,双方都不想后方被攻击,于是就有了这次盟约。

  在一旁侍奉的诸葛恪说道:“主公请宽心,元逊愿提十万铁军,为主公诛灭四方强敌,攻必克,谋必取!”

  朱治、吕范等人纷纷夸奖:“元逊好志向!”

  张华看了诸葛恪一眼。

  诸葛恪很有才能,但性格容易自傲,年少轻狂,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孙策说道:“如此大争之世,能与历代枭雄逐鹿中原,策已此生无憾。若是能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战,最好不过。”

  孙策提及项羽,眼神狂热,将在江东发家的项羽视为榜样。

  理论上,以项羽恐怖的武力和骑兵突袭能力,在此乱世应该有一席之地。

  张华摇头:“若是你我遇到项羽,恐怕也要避其锋芒。”

  孙策大笑:“哈哈哈,没有试过,又如何知道不敌?以项羽四处树敌的性格,此时估计也不好过。”

  “兄长,你可有爹爹的消息?”

  孙尚香在一旁询问自己关心的消息。

  孙策摇头:“还没有打听到。各地诸侯割据,道路堵塞,消息传递,着实太慢。”

  孙策说的倒是事实。

  各个地方都在打仗,且不说通行,哪怕是派出的信使,都有可能误入战场,被乱兵击杀。

  还有可能被当做是细作逮捕起来。

  因此,孙策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打听到孙坚的消息。

  否则,孙策与孙坚合兵,势力将更加强大。

  孙策也没有理由不与孙坚合兵,他是长子,以后孙坚打下来的江山,还是孙策的。

  “我印象中,没有见过爹爹。”

  孙尚香神情有些黯淡,她出生以后不久,孙坚就战死沙场。

  孙策安慰道:“若是父亲大人知道你如今长大,一定会很是欣慰吧。”

  朱治也说道:“老主人定会惊喜大小姐的成长,但还请大小姐保重自身,才能在以后见到老主人。”

  这些江东武将与孙尚香谈起旧事,又是一阵感慨,朱治还是最早跟随孙坚的部下之一。

  听说孙尚香拜黄忠为师,学习箭术,孙策也没说什么。

  孙策可以感受到黄忠老而弥坚的强大气息,不亚于自己。

  孙策势力,有能力与黄忠比拼箭术的,恐怕只有太史慈了。

  诸葛恪在宴会上,暗中观察张华的举动。

  张华清楚江东众人的底细,而江东众人却对张华缺乏了解。

  出任吴军军师的诸葛恪自然要设法掌握张华的性格等特点。

  董袭身高八尺,武力过人,只顾着喝酒,大快朵颐。

  此人脸上有刀疤,面目有些狰狞,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董袭是孙策的门下贼曹,主要负责讨伐山贼,或者冲锋陷阵,人狠话不多。

  庞涓沉默寡言,他的理想依然是击败同门师兄弟的孙膑。

  在战国时代,庞涓两次败给孙膑,而来到这个世界,庞涓还是希望击败孙膑,证明自己。

  吕范则想着如何让孙尚香与张华联姻,巩固同盟关系,让孙策没有后顾之忧。

  孙策又与张华聊到击败怯薛军之事。

  “怯薛军很强,非常强。赤老温的怯薛军只有两千人,再加上一些蒙古人、汉人,却阻挡了我数月之久,否则我如今的势力,不会只有如此。”

  “据闻,这个蒙古武将赤老温,只是怯薛军排名第四的怯薛长。若是遇到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恐怕我也要避让其兵锋。”

  孙策提及骁锐的怯薛军,仍然心有余悸。

  孙策庆幸的是没有在一开始就遇到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否则孙策未必可以顺利存活下来。

  在前期村庄混战时期,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出现,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蒙古帝国的第四怯薛长赤老温,还不难对付,只是前期赤老温带着一群怯薛军,横行无忌,才显得难以战胜。

  孙策势力壮大之后,就比较轻松地击败了赤老温。

  当然,要是遇到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估计处境依然艰难。

  蒙古帝国是灭国级的存在。

  蒙古武将的弱点在于不怎么会治理内政,只能使用武力来征服对方。

  无论张华还是孙策,都不清楚铁木真和其他怯薛长何在。

  双方交换各自周边的地形图,对诸侯割据的势力分布更加清晰。

  在孙策周围,有若干强敌,其中一些家伙,令张华都感到畏惧。

  他怀疑孙策是否有能力战败这些诸侯。

  目前为止,人口百万级别的领主,不是能力超群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王侯将相,或者是叛军首领、义军首领,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

  河北之地,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人口众多,百万人口级别的诸侯,比比皆是,能力不弱于孙策,甚至更强。

  “时也,命也,若要逐鹿中原,还要看气运。”

  孙策却并不畏惧。

  对手越强,孙策越是兴奋。

  “香香,为兄已在黄河以北拥有七县之地,人口百万,你是否要前来效力?”

  在双方交谈差不多之后,孙策向孙尚香询问。

  以孙策的势力,孙尚香过去后,依然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孙尚香犹豫不决,瞥了张华一眼,希望张华出口挽留。

  然而张华像是一块木头,无动于衷。

  “哼。”孙尚香咬唇,“兄长,我想学完箭术,再前去投靠你。”

  “好吧,你长大了,兄长尊重你的决定。”

  孙策找到孙尚香,对这个妹妹相当溺爱。

  目前孙策找回的亲人就只有孙尚香一人,孙策对孙尚香更是偏爱有加,又令人赏赐孙尚香三百两黄金,布匹一百,珠宝五十斤,侍婢二十人。

  江东众人对此毫无怨言,毕竟江东众人对孙尚香也很偏爱,这可是江东的大小姐。

  “吾妹不懂事,就此托付给你照顾了。不过有言在先,若是吾妹在你这里受了哪怕一点委屈,此前的盟约,尽皆不算数,我会亲提十万大军,前来讨个说法。”

  在离开之前,之前还比较好说话的孙策突然放出狠话。

  看来孙尚香是孙策的底线,而且孙策不希望孙尚香卷入双方的斗争。

  换而言之,以后双方可以撕毁盟约,但如果张华这边拿孙尚香做文章,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没想到孙策还是个妹控。

  “既然结盟,如果你遇到难以击败的强敌,只要拿出足够的代价,我会考虑出兵相助。反之亦然。那么,就此告辞。”

  孙策见到孙尚香,又谈好盟约内容,于是带兵离开。

  孙策带兵前来,一是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二是为了彰显实力。

  只有实力够格的诸侯,才有资格谈论条件。

  “戒骄戒躁,才能成就大事,才能追上你的父亲和叔父。”

  张华在诸葛恪离开之前,特意告诫诸葛恪。

  如果诸葛恪可以改变容易自满的性格,会是一员不错的军师。

  “在下明白了。”

  诸葛恪认为张华看破了自己的性格,对张华更加敬畏。

  张华、孙尚香、黄忠等人,目送孙策带兵消失在风雪中。

  “孙策与太史慈,这两人气势很强。”

  黄忠认为孙策、太史慈勇力超群,一直在戒备二人,防止二人突然发难。

  张华说道:“即使不能收服他们为己所用,至少可以不与他们为敌。”

  当真与孙策这一伙人打起来,张华也别想攻略关中了。

  江东小霸王,并非浪得虚名。

  孙尚香瞪了张华一眼:“你还想收服我的兄长,他不发兵攻打你就算好了。”

  张华耸了耸肩,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如何。

  要是他张华混不下去了,娶了孙尚香,去投奔孙策,当个吴国驸马,也不失为一条后路。

  同理,孙策将孙尚香留在张华的势力,也有留下后路的打算。

  “刚才,为何没有一句挽留……”

  孙尚香想到孙策要带走自己时,张华没有挽留,不由沮丧。

  张华轻咳两声:“因为我知道你不会走。”

  “哼,下次我一定离……”

  孙尚香还没有说完,张华将孙尚香拉入怀中,孙尚香感受到一股暖意,欲言又止,而是趴在张华怀中。

  孙策同意孙尚香留在张华势力,用意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政治联姻。

  不过,孙策还是交由孙尚香决定,给了孙尚香回来的机会,只是女生向外。

  黄忠、许褚等人熟视无睹,当做无事发生。

  如果许褚成为曹操的护卫,那么见到的场景还会更加刺激,因为曹操的癖好更加特殊。

  张华提前与花木兰打过招呼,花木兰没有因此吃醋。

  侍奉一旁的柳如是则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要是自己也能被公子这样抱着,那就好了……

  张华在与孙策的会盟结束之后,带兵返回夏镇。

  他因此清楚了河北、太原、上党等地的势力分布,其中几个强大势力,让张华都感到忌惮,只能希望孙策可以打败,或者牵制他们了。

  因为一些强悍的家伙,以张华现在的势力,说实话,也不是对手。

  因此,张华必须在这些家伙打到河洛之前,尽量扩张势力。

  张华在回师关中之前,再次检查领地的基本情况。

  【领土】:夏镇

  【等级】:三级镇子

  【领主】:张华

  【户数】:15812

  【人口】:62458

  【民心】:93(百姓相信领主是神仙转世,但因为不少流民被安置在夏镇,平均民心有所下降)

  【治安】:85(流民流入,治安有所下降)

  【繁荣度】:8735

  【气运评价】:神州大地之都

  【农田面积】:45万亩

  【城防工事】:城门楼、角楼、烽火台、包砖夯土墙、石箭塔×16(四级军事建筑)、木箭塔×16(二级军事建筑)

  【特殊建筑】:观星台、武侯祠

  【距离升级小型城池所缺繁荣度】:6265

  【领地数量】:十县(夏县、洛水县、伊水县、孟津县、瓦岗县、虎牢县、新安县、汝州县、华阴县、临晋县)

  【领地总户数】:62万户

  【领地总人口】:231万人

  【领地范围】:东至虎牢,西至华阴,北至黄河,南至汝州。

  【领地概况】:领地四周强敌环伺,领地内仍有山贼活跃,不少人口刚刚安置,人心未定。

  ……

  夏镇经过经营,人口达到了6万。

  只要夏镇人口超过10万,再建造相对应的建筑,那么夏镇就可以升级为小型城池。

  城池也有等级区别,基本上十万人口为小型城池,二十万人口为中型城池,五十万人口为大型城池,百万人口为巨型城池。

  “六十二万户人口,应该可以供养十六万大军。在河洛部署六万人,关中部署十万人。”

  张华在人口增加之后,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河洛地区,虎牢关兵力增加至8000,瓦岗寨兵力增加至7000,孟津兵力5000,函谷关兵力5000,汝州兵力5000,洛水县、伊水县兵力各2500,夏镇兵力25000。

  六万兵力,扼守河洛各处要隘,足以挡住各方来敌了。

  这就是河洛地形的微妙之处。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也难以攻下洛阳。

  如果东部努尔哈赤来攻,瓦岗寨的7000兵马可以立即驰援虎牢关,随后夏镇的2.5万兵力,也可以后续支援虎牢关。

  以虎牢关的坚固,除非努尔哈赤发兵十几万,才有可能攻下。

  河洛地区,130万人口,供养6万兵马,相当于二十一人供养一个兵丁。

  关中地区,91万人口,供养10万大军,相当于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兵丁。

  两个地方的负担,相差了一倍。

  因此,河洛地区需要向关中转运辎重,供张华在关中征战。

  张华的武将也多数部署在关中,那里有更多强敌。

  张华在河洛稳定下来之后,又考虑调遣一批文臣进入关中治理占领的地方。

  “希文,你有何事?”

  张华决定进入关中的文臣名单时,范仲淹来访,知道范仲淹一定有大事禀报。

  “属下奏请建造应天书院,以统御十县之县学,教化万民,栽培人才。”

  “准。”

  张华势力有足够的资源建造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了。

  应天书院可以栽培文臣和儒将,提高成材率,对一个势力的未来有不小的影响。

  张华已经着手培养第1.5代或者第2代文臣和武将。

  “希文,你突然来访,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吧?”

  “主公英明。属下有一目十行的能力,在扫视从汝州到来的流民的名册之时,见到了一人的名字。此人的才能不下于属下,只是未必有出仕的意思,还请主公亲自前去拜访,估计他才会愿意出仕。”

  “哦?”

  张华顿时来了兴致,能被范仲淹主动引荐,还担心对方不愿意出仕的人物,估计不是什么简单的家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